“馳名商標”何時真正“馳名”
來源:四川圣興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發(fā)布時間:2010年12月17日 查看次數(shù):1235
時值年末,時尚一族紛紛出境“血拼”國際一線品牌服飾、化妝品。對于知識產權專家而言,這常見的“歲末一景”透露出一個無奈事實:盡管國內注冊的“馳名商標”有近3000種,但真正在國際上叫得響、賣得動的卻幾乎沒有。在16日舉行的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專家咨詢會上,這種從商標到專利領域普遍存在的“量高質不高”現(xiàn)象引起了憂慮。與會者一致認為,“十二五”期間,我國的知識產權工作必須停止盲目追求數(shù)量增長,而應把重點轉移到提高品牌、專利的市場占有率、轉化率上來。 品牌不靠“認定”靠“認可” 一個企業(yè)或地區(qū)擁有多少“馳名商標”、“中國名牌”,往往是對該企業(yè)、地區(qū)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衡量指標。但客觀來說,我國對于“馳名商標”、“中國名牌”、“世界名牌”的認定,只需到相關主管部門注冊即可,和真正的市場口碑尚有一定距離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(fā)展中國家(PCT)司原司長王正發(fā)直言,“不少國內品牌都是‘世界名牌’,一旦真正出口,就沒人認可你是‘名牌’了。” 專家認為,真正的世界名牌不求量多。像法國、意大利等國家,他們擁有的國際知名品牌數(shù)量,占該國品牌總數(shù)量不過5%左右,但它們的市場占有率達到40%—50%,這才是真正有市場認可度的馳名商標,也是上海努力的方向。 上世紀80年代,上海尚有全國皆知的“大白兔奶糖”,現(xiàn)在一提起上海貨,反而想不出特別知名的品牌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吳漢東建議,上海的“十二五”知識產權規(guī)劃,不必過分強調“馳名品牌”、“著名商標”的數(shù)量,應以真正國際知名品牌的標準,用心打造叫得響亮的“上海貨”。 專利功能防止異化 今年1月—10月,上海市的專利申請數(shù)量為54118件,比去年同期增長17.8%;全國的專利申請量同樣延續(xù)了多年來的高位增長。但與此同時,龐大專利數(shù)量背后的“水分”正在引起越來越多人的注意。 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平說,專利是企業(yè)參與市場競爭的“利器”,但有的企業(yè)卻把申請專利異化成獲取政府資助的“籌碼”。再如一些看似火爆的專利交易會、拍賣會上,買家并非真的要把重金購回的專利付諸實施,而是作為商務談判的籌碼,以顯示自己企業(yè)是有專利、有“技術含量”的;更有甚者,由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(yè)等認定對專利數(shù)量有要求,不問專利質量如何,只求買一塊“敲門磚”。吳漢東建議,“十二五”期間上海可嘗試改變對企業(yè)的專利考核方式,從單一的量化考核,轉為關注其核心技術專利擁有量、專利轉化率等含金量更高的指標。 政府多做“隱性”服務 為了鼓勵企業(yè)實施知識產權戰(zhàn)略,從國家到地方都對專利申請、商標注冊給予不同程度的補貼,這也是近年來我國專利、商標數(shù)量大幅增長的客觀原因。對此不少專家認為,此類資助政策不宜長期使用,政府應慢慢退回幕后,做更多“隱性”的服務工作。例如,在由重“量”向重“質”轉換過程中,一套全面、客觀的知識產權績效評價體系非常重要。如何衡量一個專利是否具有核心技術、如何衡量專利對經濟發(fā)展的貢獻率?精確回答這些問題需要一支專業(yè)隊伍的長期調研。再如,專利、商標和版權在國內屬不同部門管理,但對企業(yè)來說,一項真正具有競爭力的產品,往往是三者的綜合體現(xiàn),對于這類企業(yè)的扶持,也需要不同政府部門打破行業(yè)壁壘,合理配置政策資源。新聞來源:解放日報
相關文章
|